在危险性抵消因子中,大量事故统计表明,( )是引发事故发生的三大原因,因而对工艺设备危险进行有效监控,提高操作人员的基本素质,提高安全管理的有效性,能大大抑制事故的发生。
第1题:
对工艺设备危险进行有效监控,提高( ),能大大抑制事故的发生。
A.T艺性能
B.操作人员学历水平
C.操作人员基本素质
D.安全管理的有效性
E.安全防范能力
第2题:
第3题:
单元的()是由物质的危险性和工艺的危险性所决定的,但是工艺、设备、容器、建筑结构上的各种用于防范和减轻事故后果的各种设施,危险岗位上操作人员的良好素质,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等,能够大大抵消单元内的现实危险性。
A危险措施
B安全危险系数
C固有危险性
D安全评价方法
第4题:
国内外大量调研表明,在各类工业事故的发生原因中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主导因素。
第5题:
事故管理是安全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事故管理的任务是对事故进行调查、登记、统计和报告。它以()的方法查清事故的原因,认识事故发生的规律,然后采取隐患措施,防止同类事故再次发生。
第6题:
大量事故统计表明,()是引发事故发生的三大原因。
第7题:
大量事故统计表明,( )的缺陷是引发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第8题:
大量事故统计表明,( )是引发事故发生的三大原因。
第9题:
风险源
危险源
事故隐患
事故苗子
第10题:
危险措施
安全危险系数
固有危险性
安全评价方法
第11题:
环境的突然变化
工艺设备故障
人的误操作
生产安全管理上的缺陷
物料的选择错误
第12题:
工艺设各故障
偶发事件
人的误操作
生产安金管理上的缺陷
第13题:
( )是应用系统的事故危险指数模型,根据系统及其物质、设备(设施)和工艺的基本性质和状态,采用推算的办法,逐步给出事故的可能损失、引起事故发生或使事故扩大的设备、事故的危险性以及采取安全措施的有效性的安全评价方法。
A.概率风险评价法
B.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
C.危险指数评价法
D.危险性分级安全评价法
第14题:
第15题:
大量事故统计表明,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有()。
A工艺设各故障
B偶发事件
C人的误操作
D生产安金管理上的缺陷
第16题:
不是事故特征的是()。
第17题:
()泛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是引发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
第18题:
大量事故统计表明,引发事故发生的原因包括()。
第19题:
对工艺设备危险进行有效监控,提高( )的有效性,能大大抑制事故的发生。
第20题:
工艺性能
操作人员学历水平
操作人员基本素质
安全管理
安全防范能力
第21题:
工艺设备故障
人的误操作
生产管理上的缺陷
人员素质低
设备陈旧
第22题:
工艺设备简单
工艺设备故障
风险防范意识差
人的误操作
生产安全管理上的缺陷
第23题:
减少公共场所发生残疾事故的频率和费用
减少工作地点发生残疾事故的频率和费用
降低工作地点发生残疾事故的危险性
降低公共场所发生残疾事故的危险性
提高人们对残疾事故的预防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