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安全分析方法中的( )是指在一个系统或子系统运转之前,对系统存在的危险类别、出现条件及可能造成的结果,进行宏观概略分析。
第1题:
第2题:
在系统安全分析的各方法中,应用到引导词的方法是
A、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
B、危险性与可操作性分析
C、事故树分析
D、预先危险性分析
第3题:
在系统安全分析方法中,预先危险性分析的步骤包括( )。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安全评价要以系统安全分析为依据,只有通过分析,掌握了系统中存在的潜在危险和薄弱环节、发生事故的概率和可能的严重程度等,才能正确地进行安全评价。
第7题:
PHA(预先危险性分析)是指在一项工程活动的()、()、生产和维修之前,对系统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出现条件以及导致事故的后果进行宏观、概略的分析,以便提出安全防范措施。
第8题:
( )方法是应用系统安全工程评价方法的部分方法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第9题:
系统安全分析是以系统的全面的观点,对危险发生的可能性、危险后果的严重性进行综合评价。
第10题:
一种起源于美国用标准安全计划要求方法。它是一项实现系统安全危害分析的初步或初始的工作,包括设计、施工和生产前,首先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性类别、出现条件、导致事故的后果进行分析,其目的是识别系统中的潜在危险,确定其危险等级,防止危险发展成事故
通过诊断或其他方法调查确定危险源,对所需分析系统的生产目的、物料、装置及设备、工艺过程、操作条件以及周围环境等,进行充分详细的了解
通过评价人员对几种工艺现状及运行的固有属性(是以作业现场危险度、事故几率和事故严重度为基础,对不同作业现场的危险性进行鉴别)进行比较计算,确定工艺危险特性重要性大小及是否需要进一步研究
是一种对系统工艺过程或操作过程的创造性分析方法
第11题:
故障假设分析方法
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方法
危险指数方法
预先危险分析方法
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方法
第12题:
第13题:
A、安全检查表
B、预先危险性分析
C、故障假设/检测检查表
D、危险性和可操作性研究
第14题:
在系统安全分析法中,( )是一种演绎分析方法,即从结果分析原因的分析方法。
第15题:
对系统安全危害分析的初步或初始的工作,其目的是识别系统中的潜在危险,确定其危险等级,防止危险发展成事故。该安全评价方法是( )。
A.安全检查表方法
B.危险指数方法
C.预先危险分析方法
D.故障假设分析方法
第16题:
第17题:
PHA(预先危险性分析)是指在一项工程活动(包括设计施工生产和维修)之前,对系统存在的各种()出现条件以及导致事故的后果进行宏观概略的分析,以便提出安全防范措施。
第18题:
对生产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以及危险、有害因素对系统可能造成的损害进行定性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有()。
第19题:
预先危险性分析是在一个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和投产之前,对系统存在的危险性类别、出现条件、导致事故的后果等做出概略的分析。这种分析方法将系统的危险和危害划分为()个等级.
第20题:
()是一项实现系统安全危害分析的初步或初始工作,目的是识别系统中的潜在危险,确定危险等级,防止危险发展成事故。
第21题:
对于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系统损坏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是()。
第22题:
安全检查表法
事件树方法
时间序列分析法
伤害范围评价法
事故树法
第23题:
类比
系统安全分析
对照、经验
直观经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