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评价阶段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应侧重于( )
A.人的不安全行为。
B.物的不安全状态。
C.管理缺陷。
D.环境的不良影响。
第1题:
对于事故的预防与控制,安全技术对策着重解决( )。
A.人的不安全行为
B.管理的缺陷
C.物的不安全状态
D.有害的作业环境
第2题:
危险源根据其在事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分为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第二类危险源包括( )。
A.人的不安全行为
B.管理上的缺陷
C.物的不安全状态
D.有害因素的作用
E.环境的不利因素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危险有害因素主要表现为()等方面。
A物的不安全状态
B人的不安全行为
C管理上的缺陷
D管理制度不健全
第6题:
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中()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上的缺陷。
第7题:
危害识别应从()等方面考虑。
第8题:
危害识别应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有害作业环境等四个方面考虑。
第9题:
HSE管理体系中,危害主要包括()
第10题:
危害主要指()等方面。
第11题:
人的不安全行为
物的不安全状态
管理缺陷
环境因素
思想上认识不足
第12题:
人的不安全行为
物的不安全状态
管理缺陷
环境因素
第13题:
预评价阶段危险有害因素的辩识应侧重于( )。
A、物的不安全因素
B、人的不安全因素
C、环境的不良影响
D、管理缺陷
第14题:
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 )。
A.人的不安全行为
B.物的不安全状态
C.管理上的缺陷
D.技术上的缺陷
E.环境因素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危险、有害物质和能量失控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第18题:
通常从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害的劳动环境和条件、管理缺陷等几个方面对所确定的评估对象进行实际的和潜在的危害识别。
第19题:
事故形成的四要素是:环境不安全因素、管理上的缺陷、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
第20题:
危害识别应考虑()方面的因素。
第21题:
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衡量、风险评价和风险应对。
第22题:
物的不安全因素
人的不安全因素
环境的不良影响
管理缺陷
第23题:
物的不安全状态
人的不安全行为
管理上的缺陷
管理制度不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