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实施流程的场景包括()。A、业务开通流程B、业务调整流程C、业务取消流程D、业务归档流程

题目
业务实施流程的场景包括()。

A、业务开通流程

B、业务调整流程

C、业务取消流程

D、业务归档流程


相似考题
更多“业务实施流程的场景包括()。 ”相关问题
  • 第1题: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2,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说明】场景法是黑盒测试中重要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目前多数软件系统都是用事件触发来控制业务流程,事件触发时的情景便形成了场景,场景的不同触发顺序构成用例。场景法通过场景描述业务流程(包括基本流(基本流程)和备选流(分支流程)),设计用例遍历软件系统功能,验证其正确性。图1描述了简化的中心层、省市层、地区层三级的“公文流转”业务流程,表1描述了省市层(图1阴影部分)业务的基本流和备选流。公文的状态包括:已下发、未下发、已接收、未接收。



    【问题1】(10分) 用表1中表述的基本流和备选流,使用场景法设计测试场景。基本流和备选流用表1中对应的字母编号表示。【问题2】(10分) 下表给出了测试用例名称,请将表中的输入条件和预期输出补充完整。



    答案:
    解析:
    【问题1】(场景顺序可以任意,重复内容不计分) 共包括5个场景:1:A 2:B 3:B、C 4:B、C、D (C和D可以互换)5:B、C、E【问题2】



    【解析】
    【问题1】
    本题主要考查黑盒测试中的场景法测试用例设计。 采用场景法来设计测试用例,其基本思想和依据是站在用户的角度上检测软件的功能,发现软件的错误。 基本流是指经过用例的最简单的路径(无任何差错,程序从开始直接执行到结束)。备选流是指:一个备选流可能从基本流开始,在某个特定条件下执行,然后重新加入基本流中;也可以起源于另一个备选流;或者终止用例而不再加入到基本流中(一般是各种错误情况)。使用场景法设计测试用例的基本步骤如下:(1)根据规格说明,描述出程序的基本流及各项备选流。(2)根据基本流和备选流确定场景。(3)对每一个场景生成相应的测试用例,可以采用矩阵或决策表来确定和管理测试用例。(4)对生成的测试用例进行复审,去掉多余或等价的测试用例,然后确定实际测试数据。在本题中,根据题目中已经确定的基本流与备选流,可以设计场景,每个场景覆盖一种在该案例中事件的不同触发顺序与处理结果形成的事件流,最后得出所有的测试用例。下面就根据“公文流转”业务流程图列出是所有的测试用例和用例中所涉及的基本流与备选流。用例1:A (中心公文下发)用例2:B (新建省市公文直接下发)用例3:B、C (新建省市公文,然后保存)用例4:B、C、D (C和D可以互换) (新建省市公文,修改并保存后下发)用例5:B、C、E(新建省市公文保存,但接着被删除)【问题2】
    本题考查我们对用例输入和预期输出的理解。下面我们来逐个分析给出的用例。省市层接收公文用例的输入,从“公文流转”业务流程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省市层接收公文用例的输入是中心已经下发的公文,而其预期输出应该是能够让省市层查看已接收的公文,而且在中心层也要能够查看到已经下发的公文。省市层新建并保存公文, 从“公文流转”业务流程图中我们可以看出, 省市层新建公文并没用输入,而其输入应该是省市层可查看到新增加的公文,而且公文状态为未下发。省市层新建并下发公文,同样也没用输入,其输出应该是省市层可查看到新增加的公文,与上一个用例不同的,公文状态为已下发,而且在地区层也应该能够查看到已经下发的公文。省市层修改公文,从“公文流转”业务流程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其输入应该是未下发的公文,而它的输出应该是修改未下发的公文的相关内容,并保存修改的结果。省市层删除公文,从“公文流转”业务流程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其输入也应该是未下发的公文,而它的输出应该是查找到未下发的公文并删除。

  • 第2题: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2,将解答填入对应栏内。
    [说明]
    场景法是黑盒测试中重要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目前多数软件系统都是用事件触发来控制业务流程,事件触发时的情景便形成了场景,场景的不同触发顺序构成用例。场景法通过场景描述业务流程(包括基本流(基本流程)和备选流(分支流程)),设计用例遍历软件系统功能,验证其正确性。
    图1-1描述了简化的中心层、省市层、地区层三级的"公文流转"业务流程,表1-1描述了省市层(图1-1阴影部分)业务的基本流和备选流。
    公文的状态包括:已下发、未下发、已接收、未接收。




    1、用表1-1中表述的基本流和备选流,使用场景法设计测试场景。基本流和备选流用表1-1中对应的字母编号表示。
    2、下表给出了测试用例名称,请将表中的输入条件和预期输出补充完整。



    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功能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场景法。
    [问题1](场景顺序可以任意)
    场景法是黑盒测试中重要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目前多数软件系统都是用事件触发来控制业务流程,事件触发时的情景便形成了场景,场景的不同触发顺序构成用例。场景法通过场景描述业务流程(包括基本流(基本流程)和备选流(分支流程)),设计用例遍历软件系统功能,验证其正确性。
    本题共包括5个场景:
    1.A
    2.B
    3.B、C
    4.B、C、D(C和D可以互换)
    5.B、C、E
    2、本题考查测试用例中输入条件与预期输出内容。注意步骤的衔接,以及测试数据的设置。

  • 第3题:

    3、场景法是通过运用场景来对系统的功能点或业务流程进行描述,从而提高测试效果的一种方法。


    畸变

  • 第4题:

    场景法是黑盒测试中重要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目前多数软件系统都是用事件触发来控制业务流程,事件触发时的情景便形成了场景,场景的不同触发顺序构成用例。场景法通过场景描述业务流程(包括基本流(基本流程)和备选流(分支流程)),设计用例遍历软件系统功能,验证其正确性。
    图1-1描述了简化的中心层、省市层、地区层三级的“公文流转”业务流程,表1-1描述了省市层(图1-1阴影部分)业务的基本流和备选流。
    公文的状态包括:已下发、未下发、已接收、未接收。



    表1-1 省市层业务流



    1、用表1-1中表述的基本流和备选流,使用场景法设计测试场景。基本流和备选流用表1-1中对应的字母编号表示。(8分)
    2、下表给出了测试用例名称,请将表中的输入条件和预期输出补充完整。(8分)



    答案:
    解析:
    1、
    本题考查功能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场景法。
    [问题1](场景顺序可以任意)
    场景法是黑盒测试中重要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目前多数软件系统都是用事件触发来控制业务流程,事件触发时的情景便形成了场景,场景的不同触发顺序构成用例。场景法通过场景描述业务流程(包括基本流(基本流程)和备选流(分支流程)),设计用例遍历软件系统功能,验证其正确性。
    本题共包括5个场景:
    1.A
    2.B
    3.B、C
    4.B、C、D(C和D可以互换)
    5.B、C、E

    2、
    本题考查测试用例中输入条件与预期输出内容。注意步骤的衔接,以及测试数据的设置。


  • 第5题: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2,将解答填入对应栏内。[说明]场景法是黑盒测试中重要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目前多数软件系统都是用事件触发来控制业务流程,事件触发时的情景便形成了场景,场景的不同触发顺序构成用例。场景法通过场景描述业务流程(包括基本流(基本流程)和备选流(分支流程)),设计用例遍历软件系统功能,验证其正确性。图1-1描述了简化的中心层、省市层、地区层三级的“公文流转”业务流程,表1-1描述了省市层(图1-1阴影部分)业务的基本流和备选流。公文的状态包括:已下发、未下发、已接收、未接收。




    5.1、用表1-1中表述的基本流和备选流,使用场景法设计测试场景。基本流和备选流用表1-1中对应的字母编号表示。5.2、下表给出了测试用例名称,请将表中的输入条件和预期输出补充完整。



    答案:
    解析:
    5.1(5分)
    本题共包括5个场景:1.A2.B3.B、C 4.B、C、D(C和D可以互换)5.B、C、E

    5.2(10分)



    5.1、本题考查功能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场景法。(场景顺序可以任意)场景法是黑盒测试中重要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目前多数软件系统都是用事件触发来控制业务流程,事件触发时的情景便形成了场景,场景的不同触发顺序构成用例。场景法通过场景描述业务流程(包括基本流(基本流程)和备选流(分支流程)),设计用例遍历软件系统功能,验证其正确性。本题共包括5个场景:1.A2.B3.B、E4.B、C、D(C和D可以互换)5.B、C、E    
    5.2、本题考查测试用例中输入条件与预期输出内容。注意步骤的衔接,以及测试数据的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