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保险业营业税的审查要点。 ”相关问题
  • 第1题:

    保险业的营业税纳税期限为( )个月。


    参考答案:A
    金融业(不包括典当业)的营业税纳税期限为1个季度,自纳税期满之日起10日内申报纳税。其他纳税人从事金融业务,应按月申报纳税。保险业的纳税期限为1个月。

  • 第2题:

    简述金融企业的营业税审查要点。


    正确答案:
    金融企业的收入在会计核算中的明细为“利息收入”、“金融企业往来收入”、“手续费收入”、“汇兑收益”、“租赁收益”、“证券发行收入”等科目,因此,审查时,应结合企业营业税纳税申报表及各收入类账户进行。  
    (1)贷款的利息收入。第一,对于一般贷款业务主要审查“利息收入”、“利息支出”、“营业费用”明细账及其有关的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看纳税人有无随意分解收入,或将费用、支出直接冲减收入现象。第二,对于委托贷款业务,应重点审查“应付账款”和“手续费收入”账户,核实每期应付的委托贷款利息和扣收的手续费,看有无错计、漏计营业税的。第三,对典当业的抵押贷款业务,应注意审查典当物品的保管费用和经营费用是否并入应税营业额中。第四,对转贷业务应注意审查纳税人是否按一般贷款业务与转贷业务划分各自营业额分别计算应纳税额,若属转贷业务,扣减的利息支出是否确属转贷范围,有无多计支出的问题。  
    (2)融资租赁收入。应根据租赁合同,主要审查“应收账款-应收租赁收益”和“租赁收益”账户及其有关凭证,审查纳税人从事融资租赁业务是否经有关部门批准,纳税人的应纳税营业额是否扣除了向承租方收取的该项出租货物的实际成本。  
    (3)金融商品转让的收益额。主要审查“利息支出”、“金融企业往来支出”等账户,并抽查重要的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核实从利息收入等科目中抵减的支出项目是否真实、准确。  
    (4)手续费收入。主要审查“手续费收入”、“手续费支出”等明细账并抽查相关原始凭证及记账凭证,看有无将收入冲减费用或差额计税的情况。

  • 第3题:

    简述增值税适用税率审查要点


    正确答案:
    (1)增值税税率运用是否正确,是否扩大了低税率货物的适用范围。  
    (2)增值税税率已发生变动的货物,是否按税率变动的规定执行日期计算纳税。  
    (3)纳税人兼营不同税率的货物或者应税劳务,未分别核算销售额的,是否从高适用增值税税率计算纳税。  
    (4)销售不同税率的货物或应税劳务,并兼营应属一并征收增值税的非应税劳务,看是否从高适用税率计算纳税。  
    (5)出口货物适用的退税率是否正确。是否将不同税率的出口货物分开核算和申报办理退税,如划分不清适用税率的,是否从低适用退税率计算退税。 

  • 第4题:

    保险企业取得的追偿款,应按“金融保险业”税目征收营业税。( )


    正确答案:×
    【解析】保险企业取得的追偿款,不征收营业税。

  • 第5题:

    简述金银首饰消费税计税依据代理纳税审查操作要点。


    正确答案:
    (1)以旧换新、翻新改制的审查。主要审核要点:一是审查纳税人“主营业务收入”、“库存商品”、“其他业务收入”等明细账,并与金银首饰零售发票核对,审查纳税人是否按规定申报缴纳消费税;二是审查纳税人“其他应付款”、“销售费用”等明细账的贷方发生额或借方红字发生额,审查纳税人是否将收取的加工费挂往来账或直接冲减费用未申报缴纳消费税。  
    (2)带料加工业务的审查。主要审核要点:一是审查纳税人带料加工业务是否真实。将“原材料”、“生产成本”、“其他业务收入”等明细账与有关会计凭证相互对照检查,审查其是否符合带料加工业务的条件。二是审查纳税人带料加工业务的计税依据是否正确。对纳税人当期或最近时期的同类金银首饰销售价格的有关资料或“主营业务收入—加工收入”明细账和委托加工合同进行检查,审查纳税人使用的计税价格或计算的组成计税价格是否正确。  
    (3)用于馈赠、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奖励等方面的审查。主要审核要点:一是审查纳税人的“库存商品”等明细账户的贷方发生额,并与“应付职工薪酬”、“营业外支出”、“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明细账核对,审查纳税人用于馈赠、赞助、职工福利等方面的金银首饰是否按规定申报缴纳消费税。二是审查纳税人当期或最近时期的同类金银价格的有关资料或“生产成本”明细账,审查纳税人使用的计税价格或计算的组成计税价格是否正确。  
    (4)成套销售的审查。主要审核要点:一是询问企业有关人员有无成套金银首饰的业务并深入到金银首饰专柜,查看和了解有无成套销售金银首饰的样品及情况;二是审查纳税人“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及有关会计凭证,并与金银首饰销售发票核对,审查纳税人若有成套销售金银首饰业务的,是否按规定申报缴纳消费税,有无分解销售收入少申报缴纳消费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