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外国企业常驻机构××年度的收入额为400万元,核定利润率为15%,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则该机构××年度应纳所得税税额为( )。A.19.8万元B.132万元C.13.2万元D.12.3万元

题目

某外国企业常驻机构××年度的收入额为400万元,核定利润率为15%,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则该机构××年度应纳所得税税额为( )。

A.19.8万元

B.132万元

C.13.2万元

D.12.3万元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C
解析:因外国企业驻机构的有关费用不易核定,税法规定以其收入额乘以10%的比例确定其应纳税所得额,据此计算应纳税额。故选项C正确。
更多“某外国企业常驻机构××年度的收入额为400万元,核定利润率为15%,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则该机构××年度应纳所得税税额为( )。A.19.8万元B.132万元C.13.2万元D.12.3万元”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企业2000年度从境外某国分支机构取得税后收益240万元,在境外已缴纳了40%的所得税,该企业适用税率为33%。该企业本年度汇总纳税时可以抵扣的境外所得税税额为 ( )万元。

    A.264

    B.79.2

    C.160

    D.132


    正确答案:D
    解析:税法规定,对负有居民纳税义务的外商投资企业,其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已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税款,可以在汇总缴纳所得税时,从其应纳税额中扣除。但扣除限额不得超过其境外所得依照我国税法计算的应纳税额。扣除限额应当分国(分地区)不分项计算。

  • 第2题:

    某企业2010年度利润总额为500万元,应纳税所得额为450万元。假定该企业年初递延所得税资产为10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为7万元,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为13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为15万元。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该企业2010年所得税费用为( )万元。

    A.123.5

    B.130

    C.117.5

    D.107.5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考核所得税费用的计算。应交所得税:450×25%=112.5(万元),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额-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额=(15-7)-(13-10)=5(万元),所以,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112.5+5=117.5(万元)

  • 第3题:

    某公司是中外合作经营企业,2002年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收入为1000万元,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收入为100万元,它的成本和费用共计400万元,上年度经营损失为700万元,该公司所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则2002年的应纳所得税是()

    A、(1000+100-400-700)×33%=0(万元)

    B、(1000+100-400)×33%=231(万元)

    C、(1000-400-700)×33%=-33(万元)

    D、(1000-400)×33%=198(万元)


    参考答案:A

  • 第4题:

    某企业2000年度从境外某国分支机构取得税后收益240万元,在境外已缴纳了40%的所得税,该企业适用税率为33%。该企业本年度汇总纳税时可以抵扣的境外所得税税额为( )。

    A.264万元

    B.79.2万元

    C.160万元

    D.132万元


    正确答案:D
    测试考生对境外所得已纳税额的抵扣是否清楚。本题取得的境外收益是税后收益,已在境外缴纳了40%的企业所得税,应将其还原后才是应纳税所得额。据此按规定计算应抵扣的已纳税额。

  • 第5题:

    某内资企业2005年度来源于境内的全部应税所得为100万元,来源于境外A国分公司生产经营所得(扣除境外已缴所得税)20万元,在A国已缴所得税5万元,假设该企业适用33%的所得税率。且不用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则该企业2005年度应纳企业所得税为( )万元.

    .A. 28

    B. 33

    C. 34.6

    D. 36.25


    正确答案:D

  • 第6题:

    某化工厂当年应纳所得额为100万元,弥补上年亏损后余额为3万元,则该企业该年度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

    A:15%
    B:20%
    C:25%
    D:33%

    答案:C
    解析:
    居民企业适用的企业所得税法定税率为25%。

  • 第7题:

    2015年度某企业实现利润总额为960万,当年应纳税所得税额为800万元,适用的所得税率为25%,当年影响所得税费用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得税负债增加50万元。该企业2015年度利润表“所得税费用”项目本期金额为()万元

    • A、25O
    • B、240
    • C、150
    • D、200

    正确答案:A

  • 第8题:

    某企业核定的全年计税工资总额为200万元,本年度实际发放工资180万元。该企业本年度的税前会计利润为2000万元,如该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采用应付税款法,则该企业本年度的应交所得税为()万元。

    • A、660
    • B、653.4
    • C、666.6
    • D、600.6

    正确答案:A

  • 第9题:

    单选题
    A公司2018年度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为10000万元,减免税额100万元,抵免税额200万元。已知,A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A公司当年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为(  )万元。
    A

    2200

    B

    2400

    C

    2500

    D

    2300


    正确答案: A
    解析: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10000×25%-100-200=2200(万元)。

  • 第10题:

    问答题
    某企业2000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为400万元,适用税率33%,同期从在甲国设立的境外分支机构取得应纳税所得额折合人民币100万元,并已在甲国实际缴纳所得税税款折合人民币(1)40万元;(2)20万元。分别上述两种情况计算该企业2000年度应纳所得税额。

    正确答案: (1)境外已纳税款=40万元允许抵免限额=100×33%=33(万元)
    因为40万元>33万元
    所以,允许抵免的境外已纳税款为33万元
    该企业2000年度应纳税额=(400+100)×33%-33=132(万元)
    (2)境外已纳税款=20万元允许抵免限额=100×33%=33(万元)
    因为20万元<33万元
    所以,允许抵免的境外已纳税款为20万元
    该企业2000年度应纳税额=(400+100)×33%-20=145(万元)
    解析: 税收制度的概念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理解。广义的税收制度是指税收的各种法律制度的总称,包括国家的各种税收法律法规.税收管理体制.税收征收管理制度以及税务机关内部管理制度。具体可分为:(1)税收法律制度,即调整税收征纳关系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包括各种税法.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办法和协定等。(2)税收管理体制,即在中央和地方之间划分税收立法.税收执法和税收管理权限的制度。(3)税收征收管理制度。(4)税务机构和人员制度,即有关税务机构的设置.分工.隶属关系以及税务人员的职责.权限等的制度。(5)税收计划.会计.统计工作制度。狭义的税收制度是指国家的各种税收法规和征收管理制度,包括各种税法条例.实施细则.征收管理办法和其他有关的税收规定等。

  • 第11题:

    单选题
    某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2014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为100万元,则该公司2014年度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是 ( )
    A

    15万元

    B

    20万元

    C

    25万元

    D

    125万元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某非居民企业在我国适用核定应纳税所得额方法。2012年度的经费支出额为200万元,核定利润率为15%,营业税税率5%,则该机构2012年度应纳税所得税税额为(  )。
    A

    3.75万元

    B

    8.82万元

    C

    9.38万元

    D

    62.5万元


    正确答案: A
    解析:
    按经费支出换算收入核定应纳税所得额:,用于能够正确核算经费支出总额,但不能正确核算收入总额和成本费用的非居民企业。该机构2012年度应纳税所得税税额=经费支出总额÷(1-经税务机关核定的利润率-营业税税率)×经税务机关核定的利润率×所得税税率=200÷(1-15%-5%)×15%×25%=9.38(万元)。

  • 第13题:

    某技术咨询企业2003年度取得技术转让收入85万元,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税金合计40万元,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则该企业当年应纳的企得税税额为4.95万元。(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按照规定技术转让净收入30万元以下的部分免税。则企业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为(45-30)×33%=4.95(万元)。

  • 第14题:

    某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本年度实现利润总额为1000万元,其中:(1)采用权益法核算确认的投资收益为200万元(被投资单位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未分配给投资者);(2)国债利息收入20万元;(3)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100万元;(4)计提存货跌价准备50万元。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关于该企业,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企业本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为930万元

    B.该企业本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为1150万元

    C.该企业本年度应纳企业所得税额为212.5万元

    D.该企业本年度应纳企业所得税额为232.5 万元


    参考答案:AD

  • 第15题:

    某外国企业常驻机构2000年度的收入额为300万元,核定利润率为10%,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则该机构2000年度应纳所得税税额为( )。

    A.9.9万元

    B.99万元

    C.60万元

    D.9万元


    正确答案:A
    测试考生对外国企业常驻机构的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和应纳税额的计算是否熟悉。因外国企业常驻机构的有关费用不易核定,税法规定以其收入额乘以10%的比例确定其应纳税所得额,据此计算应纳税额。故选项A正确。

  • 第16题:

    某企业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2001年度经营亏损15万元,经税务机关核实无误。年终从联营企业分回税后利润32.3万元,联营企业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5%。该企业2001年从联营企业分回的税后利润应补缴的企业所得税为( )。

    A.3.11万元

    B.3.66万元

    C.4.14万元

    D.7.59万元


    正确答案:C
    测试考生对企业从联营方分回税后利润应补缴企业所得税的有关规定是否清楚。税法规定,凡投资方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高于被投资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的,除国家税收法规规定的定期减税、免税优惠以外,其取得的投资所得应按规定还原为税前收益后,并入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依法补缴企业所得税。同时,根据新的《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的计算顺序,应先还原后补亏损。因此,答案C正确。

  • 第17题:

    某企业的企业所得税按季预缴,其在上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为40万元,在本年度最终计算的应纳税税所得额为60万元。该企业应补缴的本年度企业所得税为( )。

    A.13.2万元

    B.19.8万元

    C.6.6万元

    D.33万元


    正确答案:C
    每季预缴税款为40×1/4×33%,共预缴13.2万元,年终汇算税款为60×33%,即19.8万元,应补缴两者之间的差额。

  • 第18题:

    某企业2000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为400万元,适用税率33%,同期从在甲国设立的境外分支机构取得应纳税所得额折合人民币100万元,并已在甲国实际缴纳所得税税款折合人民币(1)40万元;(2)20万元。分别上述两种情况计算该企业2000年度应纳所得税额。
    (1)境外已纳税款=40万元允许抵免限额=100×33%=33(万元)
    因为40万元>33万元
    所以,允许抵免的境外已纳税款为33万元
    该企业2000年度应纳税额=(400+100)×33%-33=132(万元)
    (2)境外已纳税款=20万元允许抵免限额=100×33%=33(万元)
    因为20万元<33万元
    所以,允许抵免的境外已纳税款为20万元
    该企业2000年度应纳税额=(400+100)×33%-20=145(万元)
    税收制度的概念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理解。广义的税收制度是指税收的各种法律制度的总称,包括国家的各种税收法律法规.税收管理体制.税收征收管理制度以及税务机关内部管理制度。具体可分为:(1)税收法律制度,即调整税收征纳关系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包括各种税法.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办法和协定等。(2)税收管理体制,即在中央和地方之间划分税收立法.税收执法和税收管理权限的制度。(3)税收征收管理制度。(4)税务机构和人员制度,即有关税务机构的设置.分工.隶属关系以及税务人员的职责.权限等的制度。(5)税收计划.会计.统计工作制度。狭义的税收制度是指国家的各种税收法规和征收管理制度,包括各种税法条例.实施细则.征收管理办法和其他有关的税收规定等。

  • 第19题:

    某内资企业2008年度来源于境内的全部应税所得为100万元,来源于境外A国分公司生产经营所得(扣除境外已缴所得税)20万元,在A国已缴所得税5万元,假设该企业适用25%的所得税税率,且不用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则该企业2008年度应纳企业所得税为()万元。

    • A、28
    • B、33
    • C、34.6
    • D、26.25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单选题
    某企业2011年度利润总额为500万元,应纳税所得额为450万元。假定该企业年初递延所得税资产为10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为7万元,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为13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为15万元。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该企业2011年所得税费用为()万元。
    A

    123.5

    B

    130

    C

    117.5

    D

    107.5


    正确答案: C
    解析: 应交所得税=450×25%=112.5(万元),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额-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额=(15-7)-(13-10)=5(万元),所以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112.5+5=117.5(万元)。

  • 第21题:

    单选题
    某国有企业2010年度的收入总额为7000万元,准予扣除项目总额为5000万元,适用的税率为25%,则其应纳所得税额为(  )万元。
    A

    60

    B

    500

    C

    1650

    D

    2310


    正确答案: C
    解析:
    纳税人应纳税额,按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税率为25%。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因此该企业应纳所得税额为(7000-5000)×25%=500(万元)。

  • 第22题:

    单选题
    2017年度某企业实现利润总额为900万元,当年应纳税所得额为800万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当年影响所得税费用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了50万元。则该企业2017年度利润表“所得税费用”项目本期金额为(    )万元。
    A

    250

    B

    240

    C

    150

    D

    200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某企业适用所得税税率为33%,2006年计算应缴所得税为33万元。在2006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的调整额包括超过税前列支标准的业务招待费15万元和取得国库券利息收入10万元两项。如果该企业2006年度平均净资产余额为50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则该企业2006年度的净资产利润率为(  )。
    A

    12.4%

    B

    13.2%

    C

    14.4%

    D

    19.0%


    正确答案: B
    解析:
    税前列支标准的业务招待费15万元在计算所得税时不得扣除,国库券利息收入10万元不收所得税,计算应缴所得税为33万元则可得利润总额=33/33%+10-15=95(万元),净利润=95-33=62(万元),故净资产利润率=62/500×10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