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单位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 )。
A.以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行为
B.为单位利益实施犯罪行为
C.由单位领导本人实施犯罪行为
D.属于刑法上有明确规定的单位犯罪
E.该单位具备法人资格
第1题:
关于单位犯罪,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私营企业,也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B.《刑法》分则规定的只能由单位构成的犯罪,不可能由自然人单独实施
C.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由实施犯罪的个人私分的,依照《刑法》有关自然人犯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D.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犯罪,或者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不以单位犯罪论处
第2题:
犯罪未遂与犯罪既遂区别的关键在于( )。
A.犯罪行为是否已经着手实施
B.犯罪行为是否已经实施完毕
C.犯罪行为是否已经造成犯罪结果
D.犯罪行为是否具备了全部构成犯罪结果
第3题:
关于单位犯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位犯罪既可以由故意构成,又可以由过失构成 B.单位犯罪主体不区分所有制性质 C.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由实施犯罪的个人私分,依照刑法有关单位犯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D.单位犯罪后被撤销、注销、吊销营业执照或者宣告破产的,对实施犯罪行为的该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对该单位不再追诉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犯罪主体是指刑法所规定的,实施犯罪行为并依法应承担刑事责任的()。
第8题:
下列选项属于犯罪构成必备要件的是()
第9题:
根据《刑法》规定,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单位犯罪主体特征的有()。
第10题:
根据《刑法》规定,以下关于单位犯罪的说法正确的是:()
第11题:
经单位集体研究决定的犯罪行为
由单位负责人决定实施的犯罪行为
经单位负责人授权的其他人员决定实施的犯罪行为
由于单位负责人违反单位章程而实施的犯罪行为
第12题:
自然人
单位
法人
自然人与单位
第13题:
第 32 题 以下关于单位犯罪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经企业领导集体研究决定并实施的盗窃电力的行为,可以成立单位犯罪,但不对单位判处罚金,只处罚作出该决定的单位领导和直接实施盗窃行为的责任人员
B.单位犯罪形式上表现为单位本身犯罪,但实际上是单位的各个成员的犯罪的集合
C.单位犯罪以刑法明文规定为前提。因此,某种犯罪行为“由单位实施”,但刑法没有将单位规定为行为主体时,应当而且只能对自然人定罪量刑
D.对犯罪的单位本身,只能适用有限的刑事责任实现方式,即只能判处罚金,而不能科处其他刑罚。所以,刑法法条如没有对单位规定罚金刑,那么,该法条规定的犯罪就不可能是单位犯罪
第14题:
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犯罪行为无须以“情节严重”作为入罪要件,只要有相关行为即构成犯罪
B.犯罪行为须“情节严重”才构成犯罪
C.犯罪行为须“情节特别严重”才构成犯罪
D.根据我国刑法,该行为不构成犯罪
第15题:
下列哪些内容属于犯罪构成要件?( )A.实施犯罪行为的自然人或单位B.危害社会的行为C.犯罪对象D.犯罪主观方面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下列属于单位犯罪的是()
第19题:
下列属于犯罪构成必备要件的是()。
第20题:
关于单位犯罪,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第21题:
下列哪些内容属于犯罪构成要件()。
第22题:
个人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由实施犯罪的个人私分的,不属于单位犯罪
单位一般成员实施的犯罪,不属于单位犯罪
刑法分则特别规定可以由单位实施的犯罪,才能认定为单位犯罪
犯罪主观方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
第23题:
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单位实施刑法分则规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即便刑法没有明文规定单位能够构成该种犯罪,仍能够追究单位的刑事责任
单位实施刑法规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当刑法没有明确规定单位能够构成这种犯罪时,对组织、策划、实施该危害社会行为的自然人追究刑事责任
单位实施刑法规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只要刑法没有明确规定只有自然人能够构成该种犯罪,就能够对单位定罪处罚
我国刑法规定的四百多种犯罪,大多数犯罪都能由单位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