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出口退(免)税政策,一般情况下,应按“免、抵、退”方法计算退税的有( )。
A.生产企业自营出口货物
B.生产企业委托出口货物
C.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自营出口货物
D.外贸企业出口收购货物
E.外贸企业委托出口货物
第1题:
关于出口货物退(免)税的规定不正确的有( )。
A.出口货物退(免)税的税种仅限于增值税
B.外贸企业出口货物适用免、抵、退税办法
C.生产企业自营出口,适用免、抵、退税办法
D.外贸企业出口货物退还增值税依购进货物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进项金额和出口货物对应的退税率计算
E.报关未离境的货物属于出口货物退免税的货物范围
第2题:
依据出口退(免)税政策,一般情况下应按免抵退方法计算退税的有()
第3题:
目前外贸企业出口货物退(免)税的基本方式是()。
第4题: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实行“免、抵、退”税的计算依据是以()的离岸价为准。
第5题:
目前外贸企业出口货物退(免)税的基本管理办法是()。
第6题:
外贸出口企业适用()的出口货物退(免)税方式。
第7题:
.对生产企业实行退税,采取“先征后退”方法
对外贸企业实行退税,采取“即征即退”方法
对生产企业和外贸企业分别实行退税,采取“先征后退”方法
对生产企业实行退税,采取“免、抵、退”方法
第8题:
实行免、抵、退办法的“免”税,是指对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免征本企业生产销售环节增值税
实行免、抵、退办法的“抵”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动力等所含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
实行免、抵、退办法的“退”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在当月内应抵顶的进项税额大于应纳税额时,对未抵顶完的部分予以退税
实行免、抵、退办法的“退”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在当月期末留抵税额大于应纳税额时,对期末留抵税额部分予以退税
第9题:
出口退(免)税是为了鼓励出口,使本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出口退(免)税的税种主要是位增值税和消费税
除另有规定外,生产企业自营出口的自产货物给予免税并退税
农业生产者出口的自产农产品给予免税但不退税
第10题:
免税
免、退税
免、抵、退税
不免也不退税
第11题:
免、退税
免、抵、退税
免、抵税
先征后退
第12题:
免、退税
免、抵、退税
先征后退
免、抵税
第13题:
下列各项中,与我国现行出口货物退增值税政策不符的退(免)税方式是()
第14题:
出口货物退税计算方法主要有()
第15题:
下列出口货物退(免)增值税的方式中适用于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的办法是()
第16题:
在《入库税金明细月报表》中出口退税合计应等于()。
第17题:
按照现行政策规定,生产企业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货物,其增值税的退(免)税环节和方法是()。
第18题:
依据出口退(免)税政策,一般情况下,应按“免抵退”方法计算退税的有()。
第19题:
免、退税
免、抵、退税
先征后退税
免税
第20题:
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
生产企业出口视同自产货物
生产企业对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
不具有生产能力的出口企业出口货物
生产企业出口外购的货物
第21题:
生产企业自营出口货物
生产企业委托出口货物
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自营出口货物
外贸企业出口收购货物
外贸企业委托出口货物
第22题:
“免.抵.退”税
先征后退
“免.退”税
免税
第23题:
生产企业自营出口货物
生产企业委托出口货物
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自营出口货物
外贸企业出口收购货物
第24题:
出口发票
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
出口收汇核销单(出口退税专用)
出口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