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对于计提的坏账准备金应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调增( )元。
A.3550
B.4500
C.8400
D.8450
第1题:
对于持有至到期投资,会计上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计入当期损益,而税法上对计提的减值准备不可以在税前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
第2题:
坏账准备金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为( )元。
A.500
B.1000
C.1500
D.10000
第3题:
A.不需调整应纳税所得额
B.应全额调减应纳税所得额
C.应全额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D.在年度会计利润总额的12%的限额内准予扣除,不需纳税调整;超过部分不得扣除,应调整应纳税所得额
第4题: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对支付的工资部分,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万元。
A.88
B.90
C.92
D.49.6
第5题:
提取坏账准备金的企业,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大于已提取的坏账准备金的部分,不能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6题:
应纳税所得额一定大于利润总额,因为在利润总额的基础上,还有超标准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和不得税前扣除应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
第7题:
固定资产的减值准备不得在税前扣除,应申报调减应纳税所得额;以后会计计提的折旧小于税法计提的折旧时,再相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第8题:
编制会计分录:计提坏账准备金3000元。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调增应纳税所得额700万元
调增应纳税所得额200万元
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90万元
调增应纳税所得额95万元
第12题:
调增:700×(7%-6%)=7(万元)
调增:700-700÷7%×6%=100(万元)
调减:700×(7%-6%)=7(万元)
调减:700 -700÷7%×6% =100(万元)
第13题:
下列有关所得税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当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时,会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B.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应在税前会计利润的基础上加上本期发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C.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应在税前会计利润的基础上减去本期转回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D.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会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第14题:
A.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B.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
C.不需调整应纳税所得额
D.视不同情况调增或调减应纳税所得额
第15题:
纳税人的存货跌价准备金、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金、坏账准备金等各项准备金,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均不得扣除。(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16题: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对业务招待费应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调整( )万元。
A.调增3
B.调增4
C.调减3
D.调减4
第17题:
根据税法规定,提取坏账准备金的纳税人发生的坏账损失,应冲减坏账准备金;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超过已提取的坏账准备的部分,可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已核销的坏账收回时,应相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 )
第18题:
某稽查局在对某企业进行纳税检查时发现,假定该企业2011年年底应收账款余额800万元,应收票据余额200万元,预付账款80万元,其他应收款80万元。企业计提坏账准备金58000元,则该企业当年应调增纳税所得额()。
第19题:
企业已提取减值、跌价或坏账准备的资产,原计提减值准备时已调增应纳税所得额的部分,在价值恢复时,因价值恢复而增加当期利润总额的金额,应计入恢复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
第20题:
对于国债利息收入,应在利润总额的基础上调整减少
对于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应在利润总额的基础上调减
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不需要进行纳税调整
对于无形资产内部研发加计摊销的部分,应在利润总额的基础上调增
第21题:
0元
44000元
88000元
14000元
第22题:
实际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无需调整应纳税所得额
实际发生的业务招待费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32万元
实际发生的职工工会经费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2万元
实际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9万元
第23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