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民法的相关理论,下列各项表述中正确的是( )。
A.一个法律事实足以构成一个民事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原因
B.事件是指某种客观现象的持续
C.作品创作行为属于表意行为
D.表意行为包括法律行为和准法律行为
第1题:
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不包括()。
A.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B.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
C.民事法律事实
D.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
第2题:
一个民事法律关系的变动,只能相应地由一个自然事实或人的行为引起。
第3题:
下列不属于民事法律关系构成要素的是( )。
A.客体
B.事实要件
C.主体
D.内容
第4题:
以下关于诉讼时效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民事法律关系的当事人可以排除诉讼时效的适用
B.诉讼时效的法律后果是消灭权利人的民事实体权利
C.诉讼时效属于民事法律事实中的事件
D.所有的民事法律关系均应适用诉讼时效
第5题:
根据民法的相关理论,下列关于民事法律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在单一法律关系中,法律对义务主体履行义务和承担责任的要求与复合法律关系相比更为严格
B.民事法律关系所体现的利益是民事主体的物质利益
C.法院或仲裁机构受理和裁决民事纠纷不必确定纠纷关系的性质
D.法人机关是对外代表法人进行民事活动的集体或者个人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关于民事法律事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9题:
事实构成是指只需要一个法律事实就可以产生法律后果,这样的法律事实称为事实构成
第10题:
法律行为是一种常见的()。
第11题:
民事法律关系
事实构成
法律事实
事件
第12题:
构成一个法律事实的相关要素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律事实所构成的一个相关的整体
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的结合
法律规范和法律事实的结合
第13题:
下列关于民事法律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由于合伙的债务是由合伙人承担,因此,合伙不是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B.民事法律关系的发生都是取决于民事主体的意思
C.由于民法是权利法,因此,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为权利
D.状态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的变动
第14题:
“事实构成”是指( ).
A.构成一个法律事实的相关要素
B.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律事实所构成的一个相关的整体
C.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的结合
D.法律规范和法律事实的结合
第15题: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的是( )。
A.主体
B.客体
C.内容
D.形式
第16题:
根据民法的相关理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该财产关系在法律上表现为财产的支配关系
B.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此人身关系具有直接的经济内容
C.民法主要是强制性规范
D.民法是规定私人利益的法律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第20题:
“事实构成”是指()
第21题:
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不包括()。
第22题:
民事法律关系是民法对平等主体之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加以调整的结果
民事法律关系由主体、客体、内容三个要素构成,缺少其中一个要素仍然能构成民事法律关系
国家作为一种抽象的存在,仅在特殊情况下才以民事主体的身份出现
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有物、行为、智慧产品、人格和身份等
非法人组织可以获得民事法律关系主体资格
第23题:
民事法律事实包括自然事实和行为
民事法律事实中的行为仅指的是合法行为
引起某一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几个法律事实的总和是民事法律事实构成
事实行为的法律效果由意思表示构成
自然事实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其一旦发生,便会产生相应的民事法律关系